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室
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室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,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,已形成了以教学为主体,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特色。本室现有教师15人,专职实验人员4人。其中教授4人,博士生导师4人,副教授7人,高工1人。10人具有博士学位,另有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(在职),平均年龄45岁,先后有11人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过。现有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、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流体力学三个博士点;环境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两个硕士点,主要研究方向有:环境生态水力学、水工水力学、河流水力学等。平均每年到款科研经费200万元左右,其中每年获2~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。
本室承担了全校工科类十几个专业的水力学、流体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,总学时达1500左右,每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近10000人次。
2000年以来编写和出版的主要教材
序号 |
教材名称 |
主编 |
出版社 |
出版时间 |
1 |
《水力学》 |
李 炜 徐孝平 |
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|
2000年 |
2 |
《水力学》、武汉大学十五规划教材 |
李大美 杨哓亭 |
武汉大学出版社 |
2005年 |
3 |
《工程流体力学》、武汉大学十五规划教材 |
齐鄂荣 曾玉红 |
武汉大学出版社 |
2005年 |
4 |
《河流海岸环境学》 |
槐文信 |
武汉大学出版社 |
2006年 |
5 |
《生态水力学》 |
李大美 |
科学出版社 |
2005年 |
6 |
《洪水水力学》 |
郑邦民 槐文信 |
湖北科学出版社 |
2000年 |
7 |
《流体力学水力学题解》 |
默乃榕 槐文信 |
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|
2001年 |
8 |
《水力学实验》 |
杨哓亭 冯彩凤 |
自编 |
2001年 |
近几年承担并完成的教改项目
项目名称 |
项目来源 |
完成时间 |
水力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研制与开发 |
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改项目 |
1999~2001年 |
水力学试题库建设 |
国家教育部教改项目 |
1998~2001年 |
水力学流体力学开放实验教学研究 |
湖北省教改重点项目 |
2001~2002年 |
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模拟软件研制 |
武汉大学教改项目 |
2002~2003年 |
《水力学》精品课程建设 |
武汉大学教改项目 |
2004~2006年 |
水力学创新性与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 |
武汉大学教改项目 |
2005~2007年 |
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
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。针对课堂教学,做了下列教学改革工作:
1、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方式,极大地提高了讲课效率;
2、 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理论知识,将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本知识进行讲解,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;
3、 为了跟国际社会接轨,部分班级采用双语教学;
4、 增加学生的水力计算能力,对水面曲线、消力池设计等内容要求学生编程计算;
5、 坚持教师、干部相互听课传统,促进了教师认真备课与授课工作;
6、 实行考教分离措施,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也激励了教师敬业爱岗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。
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
现代水力学是建立在实验、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上,显然实验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从1999年开始,我们对实验教学改革作了一系列的改革,主要工作如下:
1、 建设新实验室,自主研制、联合研制和引进新型教学仪器设备;
2、 用台式、小型化教学仪器代替传统的实验设备,节省了能源,让每位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创造了条件;
3、 自主开发研制水力学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模拟软件;
4、 更新实验教材,单独开设实验课;
5、 开放实验区实行全天开放,学生可随到随做;
6、 实行开放与非开放实验相结合,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接合;
7、 增加演示实验内容;
8、 支持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,多开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;
9、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50%以上。
10、 吸引吸收其他专业的学生到本实验室进行实验。
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
序号 |
名称 |
获奖等级 |
获奖时间 |
|
1 |
《水力学》课程 |
武汉大学精品课程 |
2004年 |
|
湖北省精品课程 |
2005年 |
|
国家精品课程 |
2006年 |
|
2 |
《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》 |
武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|
2002年 |
|
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|
2004年 |
|
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|
2005年 |
|
3 |
《水力学实验教学多媒体仿真模拟软件》 |
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|
2004年 |
|
4 |
教研室教学 |
水利水电学院一等奖 |
连续三年 |
|
5 |
研制的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仪器 |
被全国二十多所高等院校采用 |
|
|
|